西王,是“中国玉米油城”,西王玉米胚芽油,是“中国玉米油第一品牌”,目前精炼油、小包装油生产规模分别达到30万吨。
近日,本报记者赴西王集团,在西王食品生产基地详细了解了玉米油的生产全过程,对西王玉米胚芽油的感受、感慨,可以这样来概括:精粹、洁净、健康、高端。
一亩玉米 只能生产10升玉米油
在仓储基地的一个“货台”,2.5万吨的玉米形成了一个金黄色的巨大山丘。远处的巨型存储罐,单是一个就能容纳玉米1.8万吨,被称为“亚洲第一粮囤”。粗略估算,滨州一年玉米产量仅够西王半年生产。
正在用铲车堆“粮山”的赵师傅介绍,对于收购进仓的优质玉米,首先要进行检验、清理、筛选、去杂,消除了物理危害才进入生产程序。浸泡后,玉米颗粒已经软化,疏松后进行破碎。离心泵将玉米渣浆打入飞转的旋流器,这样,分离出来的胚芽经逆流洗涤洗去粘接的游离淀粉。经脱水挤干后,胚芽再用管束干燥机干燥。
胚芽干燥后立即送往食品公司毛油厂进行加工,保证了胚芽的新鲜营养,由于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王食品是国内惟一一家从原料到产品实行全程质量监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
资料显示,80万粒玉米胚芽才可以产出一瓶5L玉米胚芽油,这相当于大约15公斤的玉米胚芽或大约214公斤的玉米,也就是说一亩地的玉米只能生产两桶5L的玉米油。而作为惟一出油原料,玉米胚芽是玉米淀粉加工中价值最高的重要副产品,其质量约占玉米的7%,即1000公斤玉米只有70公斤胚芽。
步步精心 提炼出清香玉米油
玉米胚芽进入榨油厂,经过蒸汽软化,物理轧胚,之后进入预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压榨出的毛油进入过滤系统,滤去残渣放入干净的储罐中待用。
走进精炼车间,记者却看不到几个工人。精炼厂厂长张志强解释: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现在一个班只配备了10余名职工。张志强介绍:“关键的第三步是毛油提纯,也叫精炼,它是‘六个脱’:脱胶、脱酸、脱水、脱色、脱蜡、脱臭,一点点挤出精粹的油”。
进入灌装车间,整洁的场地看不到一丁点“油渍麻花”,工人的着装有严格的卫生规定。刘松龄厂长介绍说:“精密过滤后的胚芽油,通过管道进入封闭的洁净灌装间。灌装、检验后至外包装间进行喷码、装箱、检验、合格入库”。
吹灌一体 小包装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刘松龄介绍,从德国引进的克朗斯吹瓶灌装一体机,可以吹灌588毫升到1000毫升的共4种瓶型。其灌装能力为每小时2万异型瓶,精度达±1克,代表了当今世界小包装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国内食用油行业还是首次采用。
“引进这条生产线,就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食用习惯”,正如刘松龄所说,消费者直接从5升大包装里倒油炒菜很不方便,灵巧的小包装更受欢迎。吹灌一体设备的优势除了最大限度避免污染,还具备快速转换产品的能力。吹瓶模具20分钟就能全部更换,转换为其他规格的产品。从588毫升、1000毫升、1800毫升、2500毫升到4升、5升,目前西王玉米油共有10余种瓶型。大小各异的包装让玉米油携带更方便,储存更容易。
“黄金液体” 中国玉米油第一品牌
金黄的玉米颗粒历经“千山万水”的生产线,最终精炼为滴滴清香的食用油。在欧美国家,玉米油作为一种高级食用油被广泛使用,是厨房里的健康油和放心油。这是因为,玉米胚芽油富含维生素和亚油酸等营养元素,对于抵抗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等有特别功效,被称为“黄金液体”。
西王村这个600余人的小村庄,如今已是亚洲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基地。依靠玉米深加工,西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十强村、全国文明村。在西王,小小玉米棒子粒,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