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彭寨镇五星村军屯围发现古“筑城砖”
近日,听彭寨镇五星村卓云水书记来电说,军屯围正在维修义学,以作宜居家园,他们在军屯围东大门墙体,发现“筑城砖”,
我一听这消息,万分欣喜,即邀摄影家陈文仟先生作伴前往,果然看到压在墙根下的那块“筑城砖”,这“筑城砖”大小与旧时古砖无异,砖体镌有“白芒屯城砖”五个字,
我细细察看,是否这是后人划刻上去的,但我看到的是千真万确在烘制前刻上的印记,实属宝贵,这是万金不卖的历史文物。
2016年,我翻阅很多资料,撰写了乡土文集《彭寨十八围》一书,较为详尽介绍彭寨镇的风土人情,其中对军屯围和军屯围义学也有较大篇幅叙述。
据史料所载:彭寨镇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龙川县令赵佗派林可将军镇守林隘后,曾派岀彭将军在此地扎营筑城防守。
当时此处尚属处女地,遍地长满芦苇芒草,这屯兵的地方就叫白芒屯,西汉昭帝三年(公元前85年),由于这里土地辽阔,朝庭派岀大批部队在此屯田垦殖,在此地实行“少壮守城,弱者屯田垦荒”,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朝庭为表彰彭将军屯兵垦荒作出的卓越贡献,将此地称为彭寨。本次发现的这个“筑城砖”,估计是后期重修的城砖,年代有待考证。
一直以来这里隶属龙川县管辖。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和平立县,过了50年之后,军屯围始从龙川划归和平管辖,素有“先有军屯围,后有彭寨约”之说。
军屯围内有一所义学,义学是北宋时期由范仲淹于创立兴教产物,义学也称“义塾”,是初级学校,是指封建社会时期由官府或社会绅士捐资设立的免费上学蒙学馆,招生对象多为贫寒子弟。
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年(1724年)军屯围设守千户所,共有将士1120人,分别驻守马塘屯、田心屯、上苕屯、兴隆屯、岭西屯等地,屯军田额为3216亩,公粮672石,军屯围成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通往江西三南一帶的主要交通要塞。
军屯围守军千户长袁世俊顺应民情,在围子内创立义学,并置有数亩田租以作开支,达到了长久效应。军屯围义学为前后二幢,中为露天廊厅,军屯围义学饱历300多年沧桑,至今仍在服务大众,这是和平县内仅存的义学馆,馆内墙体镶有宪示碑,
义学内墙的碑刻是左一右二共三块,见证历世义学史实,实在难能可贵。
军屯围义学教出的学子颇多,很多人继续攻读后,大都成为栋梁之材。他们将文风繁衍四播,在彭寨街开办了彭镇书院,四约学子每年都会聚集在彭寨书院或军屯围义学考场进行考试;自清朝光绪年起,当时一些读书人要想取得功名,必先到这义参加考试,当他们考取功名以后,就在当地建起了角楼、祠堂、古塔、神庙和造桥铺路,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发展。
据史志显示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军屯围奉文裁屯,驻兵撤离,但有不少士兵因老弱病残和无家可归,加上复垦了一定的耕地,己有定居乐业的基础,便继续留在屯内,加入和平县的户籍,成为当地农民,由于守兵来自四面八方,姓氏复杂,军团围内成为百家姓,计有彭、袁、周、邱、梁、胡、麦、毛、练、孙、骆、徐、叶、潘、吴等30多姓。由于历史变迁,居民变动,至今仍保留着卓、李、颜、罗、林、肖、黄、谢、陈等九姓。
早期有“军屯围,七星形,周卓二家最旺盛;周有七斗种,卓有五子六公民”民谣,说明周卓两姓是军屯围的望族;
军屯围内至今仍保留着原来驻军的防御结构,还遗有围墙、炮楼、古城门、护城河、古榕、
古巷、古井、古祠,
卫生公约
红色标语
乡规民约等,见证古围风霜。
2003年6月,彭寨镇与安坳镇合并为中心镇,街市扩容,军屯围外围己面目全非,濒临大路这一边,早己高楼林立,成为热闹的街市,和洋线和省道从街中间穿过,车水马龙、行人如鲫、扰去了昔日的宁静和庄严。
义学门匾二字,据说是黄廷和叶亚被两位先生所书,近期乡贤陈俊年先生为义学对联:“义为正路,学乃良图”挥笔。
据村委领导说,军屯围东门也要维修,城楼重现守军千户袁世俊当年署衙的庄严。
但愿这一天,军屯围恢复昔日的风华!义学又可飘岀琅琅书声!
彭寨镇五星村委和老同志,正在策划重树军屯围辉煌的蓝图。
转载自:阿天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