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洞经音乐是明代由中原地区经四川传入。至清代流行甚广,自清雍正以来,在昭通许多庙宇以及求雨、祈晴、祭祀等活动中演出。至民国年间,尚存“敦义学”、“述孝学”、“伦理学”三个演唱洞经音乐团体;前两个团体成立较早,“伦理学”成立于194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03年成立昭通古洞经音乐艺术团。
由于演唱是口口相传的,与原谱不相同,又因顺应当地民众习俗、大量吸收当地民间小曲,所以形成了乡土味十足的昭通洞经音乐。
昭通洞经音乐,是道教音乐,有其固定的宗教属性,具有布道、事神的功能。每班十三人,每班演唱一个时辰。仪式有 “整冠”、“提领”、“拂尘”、“跪”、“叩首”、“入座”,“演奏”等。演奏时,分左右两排,乐器有板鼓、提板、木鱼、大鼓、小云锣、大钹、大镲、苏钹、小镲、小锣、双音锣,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演唱乐谱有《甘州歌》、《北斗挂城边》、《洞仙歌》、《江中月》、《双凤吟》、《仙客韵》、《一江风》、《南锦宫》、《古桃红》、《慈航令》、《水长流》等二十多首。
昭通洞经音乐是具有民间宗教色彩的音乐,是诵唱演谈形式的音乐,含有不少祭仪成分。其价值最高的是乐器伴奏的音乐部分。虽然是中原传入昭通的,但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与本土音乐融合,形成独特的风格,既有道教音乐的飘逸、洒脱,又有江南丝竹的柔美、抒情,更具有本土俚曲的欢快、活泼,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昭通汉族民间音乐的重要遗产。
昭通是三省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汇地。秦汉时,中央王朝在朱提(今昭阳区—带县、区)建立了郡县,著名的“五尺道”经过这里。随着汉族通过军屯、经商、充军等大量进入朱提。一大批汉族涌进乌蒙府(今昭阳区一带县、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当地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也带来了汉族的传统文化。
杨履乾《昭通县志稿》(卷六)载:“洞经坛,其教传自省垣,以谈演诵经为主,辅以音乐。凡祈晴、祷雨、圣诞、庆祝、超度事,悉为之其经,杂以佛道,附会入坛者,皆属男子,而无女流也。”
洞经音乐的教学,首先是学“礼”,所谓“礼”,就是明确演唱洞经音乐的社会功能,是“君臣用之于朝,庶士用之于家”的祭祀音乐,要求学员从一开始就以庄严、崇敬的心态来对待洞经音乐。然后才让学员抄写洞经唱腔的唱词,唱词是直书的,每个字右边注上板眼(拍子),没有工尺谱,更无简谱,教唱时,学员指着字边的板眼,教师敲打板鼓和提板唱,学员跟着“滚”,当时所学唱腔有二十多首,就是《甘洲歌》、《清河颂》、《大成赞》、《卦腔》等,每一首唱词都是古诗,学唱腔的目的,是要学员把唱腔唱熟,然后用这些唱腔去唱五字句、七字句的经文,正如花灯剧中用《金纽丝》、《倒扳浆》去唱剧本中的唱词一样。
昭通洞经音乐的演唱形式是上殿。上殿,就是在庙堂演唱,要求十分严格,洞经演唱者首先要在各自家中沐浴更衣,进入大殿演唱。演唱洞经的坐位为左右两排,左排第一位称“首座”,右排第一位称“副座”,首座为领唱,唱什么唱腔,节奏快慢全由他确定,所用法器是板鼓、提板、木鱼、大鼓、小云锣等。
洞经音乐演奏时鼓乐齐鸣、钟磬声声、女声合唱优美,整个音乐庄重肃穆、听来让人心底平和。每次演奏,传承人张宗诚站在乐团的中部,一会儿敲大鼓、一会儿敲锣,一会儿还要敲钟和磬,虽然已是88岁高龄,张老还显得耳聪目明、带起乐队来张弛有度、一点也没有手忙脚乱的时候。
张宗诚老人出生于1933年,在他的印象中,小时候洞经音乐家喻户晓、喜闻乐见。张宗诚13岁开始学习洞经音乐。那时候,昭通演唱洞经音乐的团体统称“洞经坛”,“洞经坛”下面又有“敦义学”“述孝学”两个团体,张宗诚参加的“伦理学”属 “伦理社”内部的洞经音乐团体。“伦理学”成立较晚,起初有活动要邀请上述两个团体来唱经,十分不便,后来为了开展活动方便,于1946年成立了“伦理学”。
张宗诚的父母热爱洞经音乐,时常在“伦理社”主动做一些记账、抄写经文的工作,张宗诚八九岁就开始跟随父母参加一些庙会活动,耳濡目染洞经音乐的种种唱腔。“伦理学”正式成立那年,张宗诚13岁。寒假的时候,父母让他也加入“伦理学”,跟着唱经。入社以后,先要学“礼”,也就是一些规章制度,然后才让学员抄写洞经唱腔的歌词,唱词的每一个字右边标注板眼(拍子),没有谱子,唱腔全靠跟着执教社员“滚”,当时所学唱腔有20多首。
昭通洞经的演唱形式为“上殿”,也就是在庙堂演唱,仪式感非常强。张宗诚是上过殿的。演唱者首先要在家中沐浴更衣,进入“伦理社”后,由学长以在签架上安排座次确定上殿学员,上殿需要面对“吕祖”雕像,肃立、整冠、提领、拂尘、跪、叩首,然后才入座唱经。每班13人,每班演唱一个时辰,其中“纠仪”一人,演唱、伴奏12人。
张宗诚老人在上小学时就开始跟学校里的一位来自四川的黄启均老师学习乐谱。黄启均老师教会了张宗诚简谱,让他有了音乐方面的基础。张宗诚老人的初中老师张希鲁先生,张希鲁培养张宗诚养成了高尚的品性。这些经历都为张宗诚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宗诚读初三时,解放军进入昭通,解放军文艺宣传队招考队员。张宗诚报了名,顺利考入了解放军文艺宣传队,从此他的人生便与与音乐结了缘,无论辗转何地,他从事的工作都与音乐息息有关。
1993年,张宗诚退休,为搜集整理即将失传的洞经音乐做了大量工作。他不但将记忆中“伦理学”的部分唱腔进行了谱曲,还为一些当时还健在的昭通洞经音乐老艺人的唱腔记谱。后来,张宗诚加入昭通佛乐团,有4支洞经唱腔开始在庙堂演唱,昭通洞经音乐开始复苏。
作为昭通洞经音乐传承人,张宗诚老人每年会得到8000元的传承经费,老人从未私人花费过一分,部把这笔钱拿出来作为协会的活动经费,不仅如此,在经费不够时,张宗诚老人就会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来资助。
张宗诚老人多次提起:“昭通古洞经音乐再也不会在这片土地上失传了,我们现在有了乐谱,就会一直流传下去。再说,党委政府这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昭通洞经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一定会在昭通发展得越来越好!”
经过市、区两级文旅部门努力申报,2006年,昭通洞经音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宗诚成为昭通洞经音乐传承人。
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受流行音乐的猛烈冲击,洞经音乐爱好者急剧缩减,加之传承人年事已高,洞经音乐的传承保护濒临消亡的困境。为了做好昭通洞经音乐的传承保护、记录保存工作,促进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昭通市文旅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协调各方,积极做好洞经音乐的抢救性记录保护工作。2016年,在市文旅局的关心下,大龙洞道观及昭通市道教协会的积极支持下,昭通市非遗中心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张宗诚及其传承人群26人到昭通大龙洞道观开展了洞经音乐上殿演奏抢救性记录工作。拍摄人员高度认真,严格要求,多角度、多机位拍摄,对表现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反复拍摄。所有的传承人群更是不厌其烦,以十足的精气神配合拍摄工作。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收集了昭通洞经音乐的大量珍贵文字、音视频及图片资料,有效促进其保护传承,让昭通这一厚重的乡愁记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让昭通的优秀传统文化重现焕发出新的活动力。
昭通洞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它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不可轻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