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灵岩寺前留影(前排左至右为邵元冲、徐季荪、吴稚晖、张默君、周养浩、李书华、蔡元培,后排为许师慎、陈仲瑜)
雁荡山僻处海陬,地面深广,景物森罗,移步换形之象,莫可名状,幽旷绝妙之境,无能穷究。有石皆奇,无峰不胜,异形尽肖,巧态毕呈。其中岩谷溪瀑,岭嶂潭泉,刹院庵亭、山洞水湖,相望罗列,美不胜收,是天造地设之圣境名山。旧时因道路崎岖多阻,往游者多不便。迨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东南五省交通周览会举办,公路筑成,由杭动身,一日即可达山麓,行旅称便,游者益众。
吴稚晖,江苏武进人,早年偕同孙中山先生倡导反清革命,故素有“国民党元老”之称。其喜好游,彼时已遍游国内名山大川,行踪所至,东极于海,西暨川陕,南入云贵,北抵蒙古。就名山而言,凡五岳及黄山、匡庐、天目、三峡、峨眉诸胜,均已先后登临,未至者独天台山与雁荡山。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会期中,吴稚晖即邀蔡元培及立法院副院长邵元冲两对伉俪同作台荡之游。其后,又约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书华偕往。邵元冲则以其秘书许师慎与吴稚晖认识,亦约同往。
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吴稚晖约定各人二十八日在天台山国清寺聚集。二十七日,蔡元培及其夫人周养浩由沪抵杭,寓徐季荪家,稍晚吴稚晖偕李书华亦来。季荪为烈士徐锡麟四弟,少岁留学日本,治药学,归国后,自制药品甚多,能以所学致用耳。其暇时輒喜遨游山水,适自雁荡山归来未久,乃愿作导游同往。奈连日天雨不止,未能成行。至二十九日,众人以天晴无期,决意冒雨前行,遂分乘两辆汽车,经萧山、绍兴、嵊县、新昌,直抵天台山之国清寺住宿。是日同游六人,吴稚晖、蔡元培夫妇、李书华、徐季荪、陈仲瑜。仲瑜为李书华北大同学,曾供职交通部,时正寄居杭州,旋加入。而邵元冲及其夫人张默君与许师慎一行,亦于二十七日乘车自南京循京杭线至杭州,次日抵天台山。嗣后,邵元冲以吴稚晖或有事躭误,不便久候,决先入山游览。五月一日,两组始相晤,即议定次日往雁荡山游览行程。
二日晨七时,同游九人追风逐日,经临海、椒江、黄岩、路桥、温岭,于下午四时始达雁荡山麓。因为时已晚,即止于雁山旅社,不再出游。值雁荡山名胜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潘耀庭亦住此旅社中,相谈雁荡山之形势甚详。傍晚,由蔡夫人同徐季荪入厨烹调,而蔡元培喜面食,独进面一碗,馀人则用米饭。饭后,众人拟定游程路线,决议尽三日时间,遍游山中诸胜。
三日始上山作竟日游。因入山登记时,吴稚晖为免惊扰地方,化名王某。但山中警察都曾受过安全训练,对游客特别注意,已是辨认出来,亦然知晓众人非等闲之辈,于是不动声色,派武装警察加以保护。吴稚晖却极力否认姓吴,自称是王某,对警察保护,深表谢意;并嬉言道:“我们是一群‘闲人’前来游山,希望你们不要把我们当作‘犯人’看待,让我们自由行动。”警察只得换上便衣,远远跟随,尽保护之责,由是众人游山颇受得益,游踪所至而逸趣横生。是日,每人一乘肩舆先趋灵岩。灵岩为全山奥奇之府,昔人以为山之明堂。灵岩寺附近,奇峰怪石,壁立峻削,雄壮伟大,光怪陆离,并非笔墨所能形容。寺方丈成圆上人,颇晓风雅,出纸索题,以志鸿爪。吴稚晖以篆文大书“散而为雁荡,聚而为黄华,列而为三峡,中国之四奇”题之,为成圆上人高张于方丈室。由原路返,继探净名、观三折瀑、登东石梁洞、入灵峰诸胜。日暮始还,游兴未已。雁荡山东谷以二灵各擅胜场,灵岩以峰胜,灵峰以洞胜。邵元冲与其夫人张默君皆娴吟咏,赋诗甚多,在二灵尤多佳作,惜今未见传。
四日晨乘兴继往大龙湫观瀑。出雁山旅社西南行,过灵岩村,踰马鞍岭,岭为东西谷分界。吴稚晖虽年届七十二,其时体力尚健朗,途中常下轿步行,随身带有照相机,到处摄影,毫无倦容。下岭折向西北,经剪刀峰而至大龙湫。方游罢天台山,又续游雁荡山,两相比拟,风趣难殊,然雁荡山之壮丽,实过于天台山。大龙湫瀑布自嶂顶凹处,悬空直下,注入碧水潭中,飞流雄健,如江河倒悬;声似万马奔腾,动人魂魄,远胜天台石梁。蔡元培因作诗美之,“天台之瀑一大胜,雁荡之瀑长者优。天下之瀑十有九,最好唯有大龙湫。”观毕,即转道华严岭,过罗汉寺,度东岭,折赴西石梁。旁有西石梁大瀑,为此间著名名胜。瀑前巨石镌刻有“西石梁大瀑”五大字,李书华见摩崖距瀑布较远,且与瀑布之方向不同,以为移之于瀑布旁绝壁上更佳。继又游梅雨瀑、罗带瀑、梯云瀑、能仁寺诸胜。罗带瀑在梅雨瀑左,瀑高只三四丈,然洁白如练,两旁岩石作黝黑色,下注一小潭浓绿色,相映成美观,幽靓可喜。唯其深藏于群峰底石罅里,石径崎岖,跨岩越峡,肩舆所不能至。蔡元培夫妇及张默君亦均攀登至潭边揽胜,可见游兴浓厚,而亦雁荡山风景足以引人入胜之所致也。至晚七时许,方回到雁山旅社。复议及次日游程,邵元冲夫妇拟偕许师慎重游灵岩,再赴温州;蔡元培夫妇与徐季荪、陈仲瑜仍照前所定游法,探显胜门及散水岩;李书华则拟随吴稚晖同登百岗尖。百岗尖为雁荡山最高处,盖因吴稚晖向来游山,喜登绝顶,李书华亦有同好,故决定同往,又潘耀庭自承愿为导。
剪刀峰 张朋杰摄
五日因天雨,欲登百岗尖不果,吴稚晖、李书华乃不得不变更计划,改与蔡元培夫妇、徐季荪、陈仲瑜同游显胜门及散水岩,游山人员又变为最初离杭六人。经灵峰,踄马家岭,过南閤,抵显胜门。观石佛洞、飞湫瀑。复由原路北行,至散水岩。雁荡山诸瀑布皆在深谷之中,必入山深处,始得而见,独散水岩瀑布赤裸外露,远望可见,别开生面。旁有新建楼房上下各三楹,尚未竣工,吴稚晖、李书华于前合摄一影,留志纪念。继折回原路,向龙溜行。龙溜在雁湖北麓,一水自山顶来,遇壁成瀑,遇洼成潭,遇沟成溜。水石之变幻,可谓无奇不有。而龙溜尤奇中之奇者也。水之下流,石忽光滑如琢,陷其中成曲屈之槽,阔尽尺许,长约数丈,其中又高下不平。水流槽中,初为石阙所阻,不得逞,逆流而上瞬而跌落,激越奔腾,一发不可遏止。忽东忽西,忽上忽下,奋击若不可耐,滑溜若不可留。而蔡元培叹造物之奇,乃戏掷大石于中。
众人在山漫游三日,东起灵峰,西探罗带瀑,南尽能仁,北达散水岩,几遍揽山中风物全胜。其中得见瀑布十余处,大者高三十或四十丈,小者亦约十丈,均由绝壁垂直落下,多而雄壮,非他山可与比伦。而山中之奇峰怪石,或为石嶂壁立、或则孤峰入云、或成洞穴、或似人物,千形万状,无美不具,在在引人。游罢后,吴稚晖逸兴湍飞,声言雁荡真是山水窟,日后暇时定要再来一游。将出山,雁山旅社主人出名人留言录乞题。游人游到名山,多喜作比较谈。对于雁荡山,吴稚晖一路都有好感,竭口赞美。题云:
奇峰怪石,不可胜数,散布于平畴杂岭之间,占广大之区域者,雁荡是也。
奇峰怪石,不可胜数,高下矗布[1],翕聚而为崇高之大山者,黄山与华岳是也。
奇峰怪石,不可胜数,夹江列阵,亘数百里,如岳家军之不可撼者,三峡是也。
奇峰怪石,不可胜数,如泰西人[2]之象戏,植高蹲之子棋,布局于郊原者,桂林阳朔是也。
关以外与滇之边不与焉[3],域中山岳[4]之至奇者,尽于此五矣。古人所谓“此实造化小儿糖担中之玩物”,非寻常丘陵峰峦比也[5]。
若夫号称名山者,自皆各有其一得之奇:如天台之石梁崩泻,匡庐之五老屹峙,峨眉之蛇倒退,房山之云水洞,诸如此类,亦竟他山无两[6],然未尝能[7]称“奇峰怪石,不可胜数”也。
其直言如峨嵋之蛇倒退、匡庐之五老峰、天台山之石梁飞瀑等不得不谓之名山,但如艺人仅具一技而已,伟大殊不能与雁荡山、黄山、华山、三峡、桂林相比,故竭力推崇上面所举之五山,认为这才是我国名山。并把五处山形势总结为:“散而为雁荡,聚而为黄华,列而为三峡,蹲而为桂林。”此较前灵岩寺留题增加一句“蹲而为桂林”。李书华以为此两处评语“已足道尽诸山之灵妙,真千古不易之论也”,可供国内旅游人士最好参证,遂倩吴稚晖亲笔写入其日记本中。
末了,吴稚晖还不忘盛赞雁山旅社,题云:
雁山旅社居二灵之间,去上折瀑又仅隔尺咫,可谓居一山之胜矣。而起居之适,食饮之美,取值之廉,尤令人快意,真不负雁荡而足为东道主矣。
返沪未久,蔡元培乃邀吴稚晖、李书华、徐季荪晚餐,借以商谈分派台荡游费事。众决议以互相推让之款,用“游六记”名义存入银行,俟有适当机会,仍用于台荡。“游六记”或指此行六人游。后吴稚晖、李书华又各捐法币一百元,足见众人对台荡之行有很好印象。存款益增,已是可以建造一所纪念建筑,唯地点难定。蔡元培即分函吴稚晖、李书华征询,“天台乎?雁荡乎?石梁对面之仙筏桥乎?显圣门乎?”最终商定在雁荡山显圣门建亭,并托浙江省主席朱家骅交办。显圣门即显胜门,盖此地素无建筑,众人之议,藉可点缀自然风光,又为游人提供休憩之所。与前沪上闻人丁辅之等人捐募修筑显胜门道路事,前后相应,将利后人之眼福不浅。
六月,乐清县长张玉麟收到法币五百元,亦已知晓款系吴稚晖、蔡元培等六人游山节余,捐作山中建设费用。时其正全力整建雁荡山,遂决计在山中兴建一座六游亭,藉以纪念六人游山盛事。不意抗战开始,张玉麟调往武汉,将此款专案移交新任继续办理。奈时局日艰,致无下文,实为名山一大憾事。
注:[1]矗布,李书华《雁荡山游记》作“错峙”。
[2]泰西人,李书华《雁荡山游记》作“泰西”。
[3]关以外、滇之边,李书华《雁荡山游记》作“关外”“滇边”。
[4]山岳,李书华《雁荡山游记》作“山丘”。
[5]李书华《雁荡山游记》无此句。
[6]亦竟他山无两,李书华《雁荡山游记》作“在他山亦不能有两”。
[7]然未尝能,李书华《雁荡山游记》作“然皆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