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
烽火台上论英雄
遵化境内
长城绵延燕山余脉138华里
始建于燕秦,经明朝修葺
共有9个关口
246座敌台
每个关口
都有一段传奇
每段长城
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
小唐带你采撷
遵化“长城关”的壮丽光影!
洪山口关,位于遵化城东北21公里,明代所建,规模宏大,也是古今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发生过很多著名的军事战役。明代名将戚继光曾在此成功抵御了蒙古部落的南犯入侵;清太宗皇太极曾以此地为突破口,打下遵化城直逼京城;抗日战争期间,抗日英雄孙永勤、包森在这里英勇抗战,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赞歌。站在洪山口关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盘旋在此起彼伏的山峦之上。站在城墙上,仿佛有千军万马在眼前奔腾,但是不同的是现在没有烽烟战火,没有战乱不休,只有这般岁月静好。
马蹄峪关,位于遵化城东北11.7公里。马蹄峪关口南1公里处,靠河西有一块较大的山间盆地,依盆地西北隅建有马蹄峪关城。关城四周的城墙呈不规则正方形。因城墙西北角与东北角不是直角而略呈弧形,正如马蹄踩下的痕迹,故此关称马蹄峪关。其中一座敌台(洼子楼)的东北角有一天然巨石矗立,相辅相承,相映成景,被誉为“天然合一”。
李文惠/摄
罗文峪关,位于遵化城正北10公里,是蓟镇长城中的重要关隘。相传隋朝在这里初建关寨时,曾由一位叫罗文的武将镇守,因此得名罗文峪关。关口地势险要,堪称遵化城北大门。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29军在罗文峪长城,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从此,《大刀进行曲》响彻全国。登高望远,在这里感受“一步越千年”,迎面吹过的瑟瑟寒风中,仿佛带有岁月的味道。
摄影/牟宇 杨世尧
沙坡峪关,位于遵化城西北11.1公里,建于明洪武年间,在坐北向南的阳坡上。因村庄东西北三面靠山,初取名三坡峪,又因村南为白沙土质,后称沙坡峪。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一步一步爬上长城,金色暖阳洒满群山,仿佛为万物渡上一层金光,心情瞬间开阔。
冷嘴头关,位于遵化城西偏北14.6公里。因其地形像人的口一样,而且气温较低而名。明永乐年间建,此关建筑独特,是长城内之城堡连通关城,闻名遐迩的城中城即此。初春的长城虽然气温还有些低,但是却比以往季节多了几分清冷和畅快。深呼吸一下,氧气十足、身心顺畅,一股说不上来的满足感贯穿全身。
大安口关,位于遵化城西北18.8公里,关名是古人根据诸葛亮“马前课”卦中的“大安”而命名,建于明洪武年间。大安口关是通往兴隆、承德的要道,地势险要。城南1000米一片平川,人们称之为“教厂”,是练兵之地。城南5公里是“大安口营”(西下营),日军侵华时,这里是敌据点,现城垣尚留残壁。
鲇鱼关,位于遵化城西北20公里,因该城垣南面有块黑色巨石,看上去恰似一条卧着的大鲇鱼,故此得名。边墙多为石砌虎皮墙,保存较完整,是当年的重要关隘,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关口已被淹在上关湖底,而绵延到关口的长城则成为国内少有的“水下长城”。至今,这段长城周边仍留有当年修葺长城时的采石场遗址、戚继光晾晒铠甲的八角石亭遗址等。到此段长城游玩,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观赏遵化境内唯一的“蛟龙入海”和“鲶鱼守关”的壮丽景观。
马兰关,又名马兰口、马兰谷。位于遵化城西北27公里。古时因有一位叫马兰的参将镇守此关而得名。隆庆三年,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把蓟镇长城防区划为12路,马兰关是其中一路。清代建陵寝后,设副将镇守,又在城南建起上百间房屋的总兵府,还设有官房,驻扎大批军队和粮草。爬上长城,站在城墙上深呼吸一下,身心顺畅,一股说不上来的满足感贯穿全身。
宽佃峪关,位于遵化城西30公里,今属东陵满族乡所辖,建立群山环锁之中,以山险、关窄著称。由宽佃峪关向西有几十米石墙筑于山崖下,长城由此攀上顶,至西南达895米高峰的黄花山,成为遵化境与天津蓟县长城的交界处。
来到遵化长城
一个个历史故事
一个个唯美传说
一个个精致景观
时刻带给你惊喜
用心去发现
才不会错过万里长城那别样的美